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HFS2012]起搏治疗四十余年的患者见证中国心脏起搏发展史

作者:  刘少稳  孙宝贵  刘忠豫  杨文艺   日期:2012/12/27 11:00:4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1960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霍銮锵、方作平、内科颜和昌、刘忠豫等医师同上海继电器厂的工程师们一起开始心脏起搏器的研制,并于1962年开始应用临床获得成功,此后在上海各大医院进行推广。并于1964在中华心血管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自制起搏器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影响巨大,开创了中国起搏治疗的先河。

  1972年6月,因为军区一位领导需要安置起搏器,国家特批从瑞士进口了两台Siemens-elema公司生产的埋藏式锌汞电池固定频率起搏器,当时仅使用了一台;经过协商后,另一台起搏器用于胡根娣患者,此种起搏器经静脉送电极至心内膜,此起搏器使用了两年半而电池耗竭。进口埋藏式起搏器的使用刺激和极大的鼓舞了刘忠豫医生,当时看见进口埋藏式起搏器体积细小,极便于临床应用,而且制造工艺已经比较成熟,性能稳定。此后刘忠豫教授投入至起搏器研制的时间更多了,并加强了和复旦大学的合作,开始研制埋藏式起搏器。
  到1974年11月,患者进口起搏器电池耗竭,复旦大学已经研制的国产埋藏式起搏器已经于同年9月在新华医院首次应用成功,埋藏式的经心内膜起搏技术已然能实现。所以此时给患者安装了复旦大学国产的埋藏式起搏器。但那时,文革使得国家动荡,物资匮乏,各项相关科技技术发展不配套,国产起搏器的性能仍不十分稳定。经常出现的电极接头处因密封不严而腐蚀、起搏器内容物外渗或者消毒技术存在缺陷等问题使得起搏器故障,这些问题也时常发生在胡根娣身上,这些问题不仅极大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同时也困扰着工程师和医生们。
  自1974年11月13日患者安置国产埋藏式起搏器至1982年5月15日患者更换了美国进口起搏器这段时间,患者因为电极腐蚀、起搏器螺丝生锈、感染、电池提前耗竭等问题更换了10台起搏器,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起搏器发展极其艰辛的一段历程(图四)。


图四:复旦大学研制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


图五:一、大众医学上的报道;二、起搏器安置术后的正常生活


  文革结束后,国内研制起搏器的中心逐渐增多,捷报频传,起搏器制造技术和起搏的临床技术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当时尚未形成很好的规模化生产。在此起搏器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的时候,1980年美国因为开始批量使用感知触发式起搏器(VVT),故美国慈善基金会以免费赠送的名义,向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提供了4000台淘汰的Edwards心脏固定频率起搏器,使用先进的锂碘电池,使用寿命可达6~8年,优良的性能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当时国产起搏器实在无以与之竞争。各家医院开始纷纷使用性能优良的美国进口起搏器,以当时国内起搏器的使用量,4000台起搏器可供中国使用6年以上。这一事件极大地抑制了中国国产起搏器的研制和规模化生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版面编辑:赵书芳



心脏起搏器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