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CE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但目前尚不确定脑梗死后发生CED的预测因素有哪些。近期Strok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针对预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ED发生的临床及放射学参数进行了探讨。
研究对SITS国际注册研究中2002~2011年42 1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了分析,根据溶栓治疗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所示的CED严重程度将其分为CED1、CED2和CED3三组,以CED1组的严重程度最轻,CED3组的严重程度最重;对伴有及不伴有CED的基线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可预测CED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
结果发现,共计9579例(22.7%)患者发生了CED,其中CED严重程度处于CED1组、CED2组及CED3组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2.5%、4.9%和5.3%。与不伴有CED者相比,伴有CED的患者基线NIHSS评分较高(17分 vs. 10分,P<0.001),急性梗死症状较常见(37.6% vs. 14.6%,P<0.001),血糖水平较高(6.8 mmol/L vs. 6.4 mmol/L,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动脉高密度征、血糖、意识障碍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急性梗死症状均是上述不同严重程度CED的独立预测因素。
综上可见,NIHSS评分、动脉高密度征、高血糖、意识水平降低以及基线脑梗死症状均是早期CED的重要基线预测因素,有助于改善接受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的选择及监测。
参考文献:
Magnus Thorén,Elsa Azevedo,Jesse Dawson, et al. Predictors for Cerebral Edem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Stroke.2017;STROKEAHA.117.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