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危险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证据支持

Metabolic Syndrome-Cardiovascular Risk Link Supported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4/17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Apoor Gami(美国明尼苏达州Mayo临床医学院)等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现有的数据支持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升高之间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迄今为止的所有代谢综合征研究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通过搜索电子数据库、2003和2004年的会议摘要以及对此表示质疑的专家意见,对37项报告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之间相关性的纵向研究进行分析

    Apoor Gami(美国明尼苏达州Mayo临床医学院)等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现有的数据支持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升高之间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对迄今为止的所有代谢综合征研究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通过搜索电子数据库、2003和2004年的会议摘要以及对此表示质疑的专家意见,对37项报告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之间相关性的纵向研究进行分析。

    这37项研究包括43个队列和172 573例受试者,代谢综合征个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对危险(RR)是1.78。女性受试者的相关性高于男性受试者(RR=2.63 vs. 1.98,P=0.09)。与应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和其他组织确定的定义相比,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这种相关性更强。因此,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早发的死亡,需要识别代谢综合征患者,并采取更强化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医务人员应该对女性患者采取更积极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尽管女性的心血管危险一般低于男性,但是,如果存在代谢综合征,情况就有所不同。 不过,Michaela Diamant(荷兰VU大学医学中心)评价道,这些结果仍然存在不少疑问,例如,代谢综合征是否满足作为一种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是否真正提示其危险高于单个危险成份;确定代谢综合征各种成份阈值的基础是什么;如果仅仅应用代谢综合征,需要治疗的一些患者是否将会被排除。我们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提高对代谢综合征各组成成份的治疗,因为我们依然没有完全充分地成功治疗伴有这些异常的患者。 J Am Coll Cardiol 2007;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室陈家伟教授点评: 代谢综合征之所以引起医学界重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病残率和死亡率异常之高,有所谓“死亡四重奏”之称,实际上是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调节异常、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联合存在,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缺血、脑卒中而致残或致死。随着对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胰岛β细胞功能失代偿。遗传素质和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促使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变本加厉,致心脑血管从功能失常演变为器质性病理改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和功能衰竭。 众多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国多中心参与的临床试验已证明强化控制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可以防止血管病变包括大小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缓解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具有抗炎、削弱各种致炎症因子,抑制各种凝血因子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因子,防止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改善物质交流和营养能量代谢,因此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药物开发,从致病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索已成为基础和临床客观实践所必需。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过早因此死亡,需要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早期防治已成现实。中国的大庆临床试验、美国的糖尿病预防试验、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均证实在糖耐量减退患者采用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节制饮食、减轻肥胖等可以使半数以上患者不发生糖尿病,这种防治既符合生理,又可节约医疗资源,应予提倡。当然对于代谢综合征各个组成部分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或致糖尿病作用的危险程度,尤其一些新的组成因素和/或标记物的参与作用,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论证。但是在血管组织中胰岛素通过其受体而在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发挥正常胰岛素信号传导和生物作用,而在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信号发放异常,从而产生异常生物作用,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代谢综合征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