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Prachi Sanghavi博士及同事研究显示,与强调快速转运和基本干预(包括胸外按压、袋瓣罩通气和自动体外除颤)的更基础生命支持(BLS)相比,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ALS)并无额外获益。
哈佛大学Prachi Sanghavi博士及同事研究显示,与强调快速转运和基本干预(包括胸外按压、袋瓣罩通气和自动体外除颤)的更基础生命支持(BLS)相比,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提供高级生命支持(ALS)并无额外获益。作者指出,“院前护理复杂、花费高,且对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非常关键,充分理解这两种院前护理模式中药物干预、转运时间和培训对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复合作用至关重要。”研究11月25日在线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e。
Sanghavi等分析发现,接受BLS和ALS的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比例分别为13.1%和9.2%,ALS提供者被培训使用侵入性干预措施,如气管插管、静脉输液和给药、半自动除颤。分析中纳入的近33 000例非郊区美国医保受益者中,接受BLS和ALS者90天存活率分别为8.0%和5.4%。BLS也与住院患者更好的神经功能相关,21.8%接受BLS治疗者有较差的神经功能,而接受ALS者该比例为44.8%。
但是,接受BLS的患者因存活时间更长和接受更多治疗,其医疗支出更高。与ALS相比,接受BLS后每增加1例幸存者,每年增量人均医疗支出为154 333美元。在美国,ALS比BLS使用更普遍。该研究中有31 292例患者接受ALS,而接受BLS者仅1643例。
加州大学Michael Callaham博士评论中也强调既往研究已显示ALS无益,院外心脏骤停治疗最有益的改变并未涉及新形式,而是摒弃了那些未经证实的措施(抗心律失常药物、脉搏检测、胸部重击等)。“一些研究展示了优先使用优化的基本干预确实有效且有明显的改进:旁观者心肺复苏、快速反应、高质量早期心肺复苏及早期除颤……只有被证实符合当代标准的更好干预措施出现,才能将未经证实和无效的干预措施从指南和临床实践中完全剔除。”
(来源:JAMA Intern Med.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