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衰管理名家谈:40年临床经验精萃,教你避免BB使用误区

作者:  廖玉华   日期:2019/8/22 10:31:55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的基石之一,β受体阻滞剂受到了国内外指南的推荐。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猝死率,优于其他药物。

 
三、早期干预心衰,指标是什么?如何选择用药?
 
  《国际循环》:心衰处于心血管事件链末端,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最后战场。国内外指南特别提到,应将心衰预防及早期干预作为心衰管理的重点。早期干预的具体干预节点通常以什么临床指标作为参考?
 
  廖玉华教授:目前看来,各国指南对心衰早期的定义不一致。美国指南把心血管疾病从头到尾都列入心衰,欧洲没有采取这种定义,中国与美国相同。美国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四个阶段,有危险因素为A阶段,有结构性心脏病为B阶段,有心衰表现为C阶段,严重心衰为D阶段。因为心衰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如果仅仅针对心衰表现,到C阶段才是治疗的起始阶段。但是,心衰的发生还有其基础机制。从预防的角度,需要从干预危险因素来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衰则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阶段。
 
  A阶段主要需要进行一级预防。当危险因素导致心脏出现疾病,进入结构性心脏病改变的时间因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漫长,有的很短暂,很快进入C阶段心衰。对于这些人群,应该遵循相关疾病指南和治疗规范,积极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基础疾病演变成心衰,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神经激素机制的异常激活,首先要考虑几个系统。第一,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后释放的儿茶酚胺针对β1受体,会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心率加快,且儿茶酚胺本身有心肌毒性,这些都会使心肌发生重构。第二,RAAS系统。RAAS系统释放两个重要激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二者对心脏重构、心肌纤维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利钠肽系统。在结构性心脏病过程中,尚未发生心衰时,利钠肽系统通常是不被激活的。因为利钠肽的释放与心脏扩大、心肌壁张力、心肌受牵拉有关。如果心脏疾病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这个系统是不活跃的。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系统是导致心衰病理生理进程加速的有害系统,而利钠肽系统是产生保护效应的系统。但是,在这三个系统的调控中,常常是致病系统占优势,抗病系统发挥的作用不够,尽管都被激活,仍会导致心衰发生进展和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叫心衰早期?主要是针对结构性心脏病已经存在,为了防止结构性心脏病继续出现心肌重构,这时就应该用神经激素拮抗剂。比如,对于心率加快的患者,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论心率如何,都需使用ACEI/ARB。在早期阶段,心脏没有显著扩大,射血分数仍正常,这时积极使用神经激素拮抗剂可以防止心肌结构变化,早期干预心衰进程。心衰治疗过程中所谓的早期干预,就是指这个阶段。
 
  《国际循环》:结合临床,您如何看待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早期药物干预获益?

  廖玉华教授: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收缩性心衰的获益已经得到了很多证据。不同药物发挥作用的靶点不同。比如,过去认为β受体阻滞剂是一个负性肌力药物。后来,研究证实其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大家才开始追溯β受体和β受体阻滞剂之间的关系。β受体阻滞剂应用之后,对心肌结构的改变不仅仅是形态和大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心肌蛋白的一些重要生物学转变。在心衰进程中,心肌收缩蛋白通常会由成年型转化为胚胎型,胚胎型的耐力比成年型差。而β受体阻滞剂能够使这些心肌收缩蛋白转化,使其更加耐劳,在之后的心衰治疗过程中出现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维持得更好。另外,心衰过程中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对预防患者猝死至关重要。之所以需要重视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中的使用,是因为除了改善心脏重构之外,它还能够预防猝死,且优于其他神经激素拮抗剂。从心衰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与其他药物相比,β受体阻滞剂降低猝死风险的幅度最大。
 
四、心衰管理中,螺内酯的使用,您用对了吗?
 
  《国际循环》:关于心衰管理,您还有哪些临床心得想与广大一线医生分享?

  廖玉华教授:在上一版的中国心衰指南中,比较强调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作为心衰治疗的基石,形成了“金三角”。这个概念在全国推广之后,使临床医生重视了神经激素拮抗剂的使用,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几年,我们观察到,中国心衰患者中的高钾血症患病率增多,死亡率增多,究其原因发现可能与螺内酯使用不当有一定关系。
 
  2018年湖北省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针对全省二级和三级医院的441例心衰病例抽样调查发现,ACEI/ARB使用率在70%和68%%左右,β受体阻滞剂在75%和73%,螺内酯达93%和90%。对于ACEI/ARB的使用,大家首先关注患者血压和肾功能,若血压不能耐受,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就不会使用。为何螺内酯会比ACEI/ARB的使用覆盖率高20%?大家认为螺内酯不影响血压,但却忽略了心衰患者由于心搏出量不足,常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尽管肌酐表现不明显,但肾小球滤过率通常会减低。假如肌酐增高,说明肾功能损害已到达边缘。如果有肾功能不全,ACEI/ARB使用受限,这时加螺内酯,容易导致高钾血症。我们调查结果发现,心衰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在5%。这就反映了螺内酯的使用没有遵循指南,未考虑患者有肾功能不全。螺内酯在应用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比如复查肾功能和血钾。
 
  同时,一些基层医院,甚至包括地市级的三级医院,在使用螺内酯方面有创新。因为呋塞米或托拉塞米有很强的排钠排钾作用。有些医生想不补钾,通过增加螺内酯剂量来解决呋塞米或托拉塞米降血钾的作用。但实际上,这并未解决患者的低钾问题。我们调查发现,袢利尿剂长期过度使用,心衰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达18.18%,低钾血症发生率达18.64%,说明在心衰治疗中利尿剂的使用非常不规范,不论患者是否有液体潴留,没有尿就增加利尿剂剂量。由于螺内酯短期应用不易察觉异常,这就使其不规范应用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在2018年我牵头撰写的《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尤其强调没有液体潴留,不用利尿剂;肾功能不全患者,谨慎或不使用螺内酯,若使用,一定要追踪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
 
  假如我们关注一些要点问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就能够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而排除其负面作用。所以,“金三角”这个概念大家容易记,但也带来我国使用这些药物产生了一些偏移。我认为,今后在学术术语上,应该减少使用社会术语来影响医生的思维,也更有利于医生判断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上一页  [1]  [2]  [3]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任琳琳



BB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