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的快速发展,冠状动脉造影已远不能满足当前精准诊治的需求。血管腔内影像学(如IVUS、OCT)逐渐成为帮助医生精准完成介入诊治的重要方法,此次大会上,本刊特邀韩国首尔三星医疗中心Joo-Yong Hahn教授结合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国际循环》:相比冠状动脉造影,腔内影像学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Joo-Yong Hahn教授:血管内成像可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形态评估提供有用信息。血管内影像学检查还可提供支架尺寸和长度以及着陆区选择的信息。
《国际循环》:IVUS和OCT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如何?在患者和病变的选择上有哪些要求?
Joo-Yong Hahn教授:IVUS和OCT互为补充。适当的血管内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因患者和病变动脉特征而异。例如,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我们必须使用IVUS。关于病变特征,例如左主干病变,IVUS则更具优势。但OCT也有一些优势,例如在管腔评估和支架相关形态以及分叉病变方面。
《国际循环》:此次大会您发表了一项有关血管内成像引导下复杂PCI优化手术治疗的最新研究,请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Joo-Yong Hahn教授:与单独血管造影相比,冠状动脉内成像可改善临床结局,这就是我们进行RENOVATE-COMPLEX-PCI试验的原因。在这项试验中,我们比较了血管内影像学引导的PCI和血管造影引导的PCI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效果。
研究共计招募1639名患者,其中1092名被分配到血管内成像引导的PCI组,547名被分配到血管造影引导的PCI组。主要研究终点是靶血管失败,随访3年。结果显示,血管造影引导的PCI组靶血管失败发生率为12.3%,血管内影像学引导的PCI组为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终点为无手术相关心肌梗死的靶血管失败,以及心源性死亡或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的复合。
与血管造影引导的PCI组相比,在血管内影像学引导的PCI组中发生的频率较低。两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与血管造影引导的PCI相比,接受血管内影像学引导的PCI治疗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靶血管失败的风险降低。我们的试验结果支持血管内成像引导的PCI在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显示获益的观点。